广州菱控|三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闻搜索
新新闻
本月热门TOP10
梅新育:中国“铁”驶出国门意义大
http://www.lk30.com
文章来源: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更新时间:2010-7-20
分享到:
梅新育:中国“铁”驶出国门意义大

    ●中国铁企业角逐国际市场

  ●可带动货物服务和资本输出

  ●铁技术出口提升制造产业

  ●对于塑造中国品牌形象有利

  当全、长的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数年后,国内大规模的速铁路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而引发了全球铁热潮。与此同时,中国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展开了一系列角逐,从沙特Haramain铁二期,到美国佛罗里达Tampa-Orlando铁项目,处处可见南车、中铁建、北京铁路局、北车等中国企业投标的身影。

  中国生产的机车、动车及零部件已经出口到了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车、北车去年在海外赢得了23亿美元合同。中国投标者的实力已经赢得了不少发达国家同行的认可,以至于在Haramain铁二期项目中,西门子这样实力强劲的公司也会脱离原来加盟的外国竞标财团,转投南车牵头组织的中国财团。

  对于中国而言,铁与船舶同样属于适合大力发展的出口产业。因为其不仅要使用大量人力,能够为我国创造较多就业机会,而且技术密集、资本密集,正符合中国当前人力和资金充沛、努力推进产业升级的现状。

  打开出口市场对中国铁企业自身的意义自不待言,从国家整体而言,集装备制造与工程承包于一体的铁出口更可望为中国货物、服务和资本输出带来巨大发展动力:

  首先,铁机车等装备可以直接构成中国的货物出口,铁线路铺设可以增加中国的建筑服务出口。

  其次,海外国家为引进中国铁而向中国筹资,能够带动中国的资本输出。假如海外筹资者是靠筹集人民币资金来向中国铁企业支付费用,将有助于形成出口(规避汇率风险)、资本输出、人民币国际化三者相互推进的良性循环。

  第三,由于“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市场,贸易伙伴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就意味着“中国制造”能够更方便地渗透到贸易伙伴国内各地市场。“中国制造”与中国修建的道路同步扩散,这种效应在中国的某些邻国已经表现得非常显著,铁输出将使这种效应在更大规模、更层次上重演。

  无论是推动铁企业海外竞标成功,还是充分发挥带动其他“中国制造”出口的作用,塑造无形资产都是其关键所在。

  中国铁能够迅速站到铁前沿,离不开成功地引进消化吸收战略。从全球贸易实践来看,整车、整机制造商如能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赢得强大的市场控制力,就能够获取大部分利润,让零部件和原料供应商成为自己的“打工仔”;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整车、整机制造商就只能把大部分利润拱手让人,自己沦为零部件和原料供应商的“打工仔”。中国许多整车、整机制造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常常喜欢以标榜其引进这个那个国家的技术、采用这个那个国家的进口元件生产组装为荣,这种战术在厂商立足未稳之际可以理解,但其后果是为人作嫁衣。随着整车、整机制造企业逐步站稳脚跟,完成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发展,其宣传诉求重心应逐步转向自己的品牌形象塑造,转向自己克服艰难困苦的创业发展历程。

  塑造中国铁这类技术密集产业的无形资产,受益者不仅仅是中国铁行业本身,还包括整个“中国制造”。创造国际知名中档品牌的关键是什么?对于度专业化的装备制造业而言,关键在于技术实力;对于日用消费品行业而言,既然那么多所谓的“名牌”都是以那么低的成本在中国生产,那么名牌卖的显然不是精尖的技术和珍稀的原料,而是消费者对品位生活的想象;而这种想象终以来自哪个国家的品牌为寄托对象,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什么所谓“名牌”绝大多数出自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对欧美品牌趋之若鹜?这是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欧美发达富庶,所谓品位生活,就是欧美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如果中国航天工业、铁等产业的成就广为人知,品牌形象涨,众多外国消费者由此感到中国是一个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是一个值得羡慕的国家,中国商品、中国品牌在他们心目中也就会潜移默化地水涨船了。

  

上一条 上一条:德国数字告示电子屏幕媒体瞄准火车站和机场资源
下一条 下一条:杨校生:抢占风电开发制点需直面机遇与考验
相关新闻  铁路   交通   中国制造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