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菱控|三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闻搜索
新新闻
本月热门TOP10
风电:消除瓶颈,健康发展
http://www.lk30.com
文章来源:《电气技术》 更新时间:2010-7-2
分享到:
风电:消除瓶颈,健康发展

    【导读:2009年风电被有关部委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坊间更是有以风电“疯了”的观点来拨点舆论。风电是否已病到无药可救了吗?】

    一边是涨的新能源投资热潮,一边却是海量的清洁电能无法并网而被浪费;作为一个富有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却引发了大量的质疑……,经历了数年井喷式增长的中国风电产业,开始出现了诸多乱象,并纠结在一起,成为中国风电发展道路上不可迂回的迷局。

  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明确支持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在配套政策支持下,中国风电规模化发展开始起步,并以令人咂舌的速度一跃成为风电大国。

  与其他产业相类似,我国风电的发展也不免脱俗地染上了发展—治理—再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顽疾。2009年风电被有关部委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坊间更是有以风电“疯了”的观点来拨点舆论。

  但是,风电真的是病的不可救药了吗?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我国风电专家、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先生。

 

  周鹤良首先归结了当前我国风电发展的几个突出矛盾:

  ,风电并网难

  目前风电并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突出瓶颈。风电的特点决定了其负荷难以保持稳定,更不可能与用电负荷同步变化,必须有其他电源承担适应风电负荷变化要求,增加发电调整能力、调峰能力和储能能力,这就要求优化电源结构,增加抽水蓄能机组的投运,加大调峰电源建设规模。“因此风电的发展要进入整体电力发展规划,加

  大电网建设的投入。”

  另外,要加强测风的研究和预报。现在,全国已经建成400座测风观测塔。“但是这远远不够,对风能规律性的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周鹤良认为,“要建立风电的预测和预报体系,促使风电场和电网企业实现协调合作。”此外,周鹤良强调,“国家要考核上网电量,不要考核装机容量。因为装机容易,而并网难。”一旦上网电量达到考核指标,国家要对各个环节的单位进行奖励,提积极性,包括风电场、电网公司等,特别是电网公司。“因为风电并网,主要依靠电网公司来推动。”

  现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多是当地电网系统小,用电负荷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不足,这就看出我国跨区电网互联规模小,不利于风电在更大范围内消纳。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加大跨区联网建设的力度。

  周鹤良指出,发展风电要并网与非并网同步并重发展,形成多元化、均衡化的发展格局。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大风电基地,建设大电网,还要因地制宜建设中小风电场,满足偏远、交通不便地区的用电需求。

  第二,整机厂产能过剩

  目前,国内风机整机厂家众多,全国已有上百家风电整机组装、制造企业,而市场总份额的60%主要集中在金风、华锐和东汽手中,这三家是国内具备年产200万kW以上的企业,剩下的40%市场份额为近百家产能较低的整机厂所激烈争夺。

  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工信部2010年3月发布了风电设备制造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以提风电设备的准入门槛,压缩过剩产能。同时,国家电网也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入网规范。对此,周鹤良认为,压缩过剩产能既要着眼于容量,更重要的是要向提设备质量、性能、水平等方向努力。

  第三,设备可靠性问题突出

  近几年在政策大力支持下,通过技术引进,我国基本掌握了兆瓦级风电机组制造技术,初步形成了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和控制系统等主要部件的风电设备产业链,但是由于大多数风电企业重制造、轻创新,重引进、轻吸收,使风电的关键设备及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风电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软肋,设备质量特别是关键部件的质量亟待提。再加上我国风电产业急速发展,大量风机匆忙上马,设备从研发到实际运行的时间大大缩短,这样由于研发技术准备不足而导致风机在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周鹤良指出,设备可靠性问题将是影响我国风电发展的巨大隐忧,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必须注重风电的整机优化和主辅匹配,在提设备可靠性上要下大功夫。

  第四,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在我国风电数年间急速成长的背景下,多数企业集中于设备制造,而风电产业的研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体系远远没有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研发体系尚在襁褓之中。周鹤良表示,风电产业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行为,应由政府来主导。

  对此,周鹤良提出了以下建议:完善标准体系(包括关键零部件及通用零部件),完善质量认证体系,电机必须作负荷试验,叶片必须作静态、动态疲劳试验,变流器必须作模拟试验、仿真试验和实载试验;建立南方、北方国家级试验风电场,新型风机必须强制性作现场寿命试验;建立产学研自主创新平台——国家级风电技术中心,加速消化吸收再创新进程;借鉴荷兰kM模式,建立国家级风电关键零部件测试中心;建立国家实时风机运行监控中心,以收集风速变化、温度波动、湿度、电网故障、电量数据;建立国家风电信息中心,健全信息统计制度,统一发布权威公告;全面培养风电人才,包括风电设计、工艺及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各层面的技术研发人员、管理运营人员和级技术工人,解决风电人才紧缺问题。

  第五,风电技术服务业需大力发展

  “目前,我们风电行业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风电场的运行管理水平太低,风电建设大都是重视装机,而忽略了运行。”周鹤良走访过一些风电场,他发现,“无论是维护、维修能力,还是保养、管理能力都跟不上。”

  周鹤良建议要探索组建专业性的风电运行技术服务公司,建立风电场维修工厂和区域风电场备件库,发展现代风电技术服务业。这就类似房地产领域里的物业管理,专门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为业主提供全套的社会化服务。

  第六,海上风电要谨慎推进

  现在,海上风电正在成为中国风电领域的新宠。虽然海上风电具有风能资源非常稳定、不占用土地资源、对环境影响很小等优点。然而相对于陆上风电而言,海上风电场建设不仅投资大、技术难度,而且还要面临海上浮冰、台风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带来的风险。

  “中国发展海上风电首先就面对着技术、设备可靠性和项目开发经验的制约,”周鹤良表示,开发海上风电我国还是新手,需要谨慎对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开发距离负荷中心近、风能资源条件特别好的近海示范项目。同时一旦决定开发,应适当提开发规模,尽可能利用国内为成熟的技术和装备。海上风电投资是陆上风电的2.5倍,而且海上风电设备维修费用极,因此要求海上风电整机设备必须具有极可靠性来保证。

  周鹤良强调,风电作为新生产业,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但这是产业本身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是前进道路中的矛盾,决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而因噎废食,否定风电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周鹤良分析,风电产业还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进入到成熟期。进入成熟期的标志就是以上矛盾能够得到基本解决,不存在突出的矛盾了。“另外进入成熟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风机年运行时间能够过2000h,”周鹤良讲,“现在全国风电场中约有1/4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达不到理想要求。按照几个有代表性的风电场测算,风机年运行在1800h左右,才有盈利,风电不能老是亏损,否则就没有发展后劲。”

  “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五年,我们解决了兆瓦级风电从无到有的问题,”周鹤良后强调,“而下一阶段,我们将解决风电的优化发展问题。只要我们循序渐进、稳健地发展风电,避免大起大落,风电产业必将气象一新,成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文/ 王玉胜

上一条 上一条:广东2010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下一条 下一条:中国能源要转向效绿色低碳
相关新闻  风电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