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5年将成为制造强国
众所周知,现阶段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四大挑战,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ldquo
目前政府部门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这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也是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未来机械工程分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阐述了今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并透露“当前中国政府部门正在着手制定《中国制造2025》,这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它体现为四大转变和一条主线”。
中国制造业将会在2025年前做出哪些改变?重点发展方向又是什么?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以下是李培根院士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未来机械工程分会上的精彩观点。
2045年将成为制造强国
众所周知,现阶段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四大挑战,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后夹击”;劳动力、土地成本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内经济转入中速增长期;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而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却是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推出了“工业4.0”,这也是业界称之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工业 革命。以此为例,不难看出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作为重点,力图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点,谋求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而中国要后来居上,必然是一个并联式发展过程,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完成工业2.0、3.0、4.0的变化。
中国建设制造强国应具备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雄厚的产业规模;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三是良好的质量效益;四是持续的发展能力。根据包括了以上特征的制造业综合指数,可以构建出判断制造强国的基础数据体系。而再根据这一综合指数数据,可以看到,各国均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此过程与其工业化进程相吻合。2012年,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综合指数分布中,美国遥遥,处于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而我国及英国、法国、韩国则处在第三方阵。
在国际政治格局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各阶段综合指数的增长率和中国的GDP增长率,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指数预测模型,并对未来30~40年中国制造业综合指数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以得出:中国将会在2020年进入工业化后期。而在2025年中国制造业可进入第二方阵,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此外,在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会位居第二方阵的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而在2045年中国制造业有望进入到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
革命性的核心技术
为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应重点实施以下8项战略对策:大力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创新设计能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制造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核心技术。制造业创新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制造业创新的主要途径。在产品创新方面,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实现产品创新的共性技术,将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使产品向数控一代和智能一代发展,从根本上提产品功能、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主要方面,是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中国制造业走向强国的主线。我国将在2020年前广泛推行数字化制造,同时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之后,将在重点产业推广智能制造。
部分领域有望率先突破
设计是产品创新的步,决定了产品成本的70%,是延伸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关键环节,相关部门须度重视。
对制造业而言,创新能力建设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保障。对此要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以改革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为技术和产品创新提供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要不断强化制造业的基础,包括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和技术基础。工业“四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是提产品质量的基础,应度重视。
根据相关规划,在2020年之前,我国将选择与国际先进水平较为接近的8大产业,包括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装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钢铁、石油炼制、家用电器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力争到2020年实现又大又强。
此外,还要大力支持和优先发展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5大战略必争产业。在集成电路及其专用生产装备,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汽车等领域,要掌握核心技术,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目前政府部门正在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四大转变和一条主线分别为: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主线则是将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作为今后发展的主线。
上一条:制造业:被冷落的制造业 -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