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菱控|三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闻搜索
新新闻
本月热门TOP10
中国风电装备业进入“大浪淘沙”时代
http://www.lk30.com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2010-6-7
分享到:
中国风电装备业进入“大浪淘沙”时代

    核心提示:快速发展的中国风电产业在面临“并网难”等下游瓶颈的同时,目前还面临着来自上游制造业的一场新考验。

  由风电装备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的恶性市场竞争,正在演变成一场“惨烈”的价格大战。多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风电装备业将由此步入“大浪淘沙”的时代。

  现状:风电千瓦装机造价再降千元

  随着风电设备价格战的愈演愈烈,风电单位造价正在呈现大幅下降。《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对内蒙古、辽宁、河北、广东等地调查获悉,目前风电整机平均价格与2009年同期相比已下降将近1000元/千瓦。

  “我们在蒙东地区风电开发虽起步较晚,但却赶上了设备市场变化的机遇期。”华能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玉刚告诉记者,“2008年建设宝龙山风电场时,单位平均造价为9250元/千瓦;2009年建设珠日河风电场项目时,单位造价就可控制在9000元/千瓦以下;目前则有望降至8000元/千瓦多一点。”

  据了解,尽管面临着“并网难”等诸多制约,但投资商对风电的开发热情却愈加涨,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风电单位造价的大大降低。与开发商不同,风电装备制造商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大都表示出深深的焦虑。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远称之为“面对蛋糕集体自杀”行为。他说,近两年来市场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国内风机设备价格节节跌落,利润空间正被严重压缩。

  “为拼争市场,风电装备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已打得‘鲜血淋淋’。”湘电风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邹长宁警告说,自去年以来,已有相当一部分设备制造商出现亏损;下一步有可能出现大面积倒闭。为了生存,有些“制造商”不得不变身“开发商”,即由风电装备制造向风电场开发转型。

  作为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金风科技也同样感受到价格战带来的巨大压力。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甚至用“惨烈”一词来描述风机制造行业的市场竞争。“虽然我一向认为,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适当的正常的竞争会促使行业的健康发展。但目前的价格战却已经演变为一场自杀式恶性竞争,将给整个制造产业带来不良后果。”

  武钢分析说,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是违背经济规律的非正常竞争行为,结果则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原因:低端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

  分析风电装备市场价格战的原因,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了“产能过剩”,而且是“低端产能过剩”。

  曾几何时,作为国家全力支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风电产业,吸引了全社会各路资本的密集关注。铁路、航天、兵器等行业国有资本大举进入创业,开矿的、修车的、装空调的等民营资本也纷纷挤进来淘金,风电装备企业数量由此急剧增加。

  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风电整机制造厂商只有6家;截至2009年底,整机生产厂商已发展到将近90家。其中已有样机的企业57家,年装机100台以上的企业约为30家。此外,还有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企业上百家,叶片生产厂50余家。

  早在2009年初,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曾通过《经济参考报》向业界发出“警惕风电设备制造业投资过热”的呼吁;同年9月下旬,国务院批转由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上报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更为明确地指出:要严格控制风电装备产能盲目扩张。

  “虽然我国风电产业开发的速度全球,但风电装备产能的扩张却远远过了产业的需求。因此价格战在所难免。”史立山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说,“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但我们希望是有序竞争,而不是无序的恶性竞争。”

  国际风电装备巨头维斯塔斯有关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对中国市场的价格战表示担忧。不过,这位人士同时认为,目前中国的市场竞争基本属于低端产能的竞争。因为,除了金风、华锐、东汽等实力较强的企业以外,绝大多数风机制造商只是通过国外技术转让的方式进行整机组装,并不具备较强竞争力;而全球的风机企业是不愿把一流的技术转给他人的,这也是维斯塔斯依然加大对中国市场投资力度的原因所在。

  “大浪淘沙,价格战将加速促进我国风电装备业重新洗牌。”透过价格战的重重“硝烟”,武钢深入剖析认为,“一方面,目前的价格战缘于低端产能的过剩,竞争的结果将会导致一些规模小、没有核心技术和研发实力的低端制造企业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在端技术领域,市场空间依然很大。因此,依靠独立的研发能力和品牌优势,不断抢占技术的制点,这是金风科技摆脱当前价格竞争决胜市场的法宝。”

  出路:决战国内市场拓展海外空间

  面对价格战,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业内人士指出:“从长远发展看,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应通过挖掘国内外两个市场,来消化过剩产能。”

  “相比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而言,国内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应该说是一种相对过剩。”渤海证券研究员李新渠认为,一方面,相对受制于电网瓶颈,风电消纳不足,影响了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虽然风电装机增长速度很快,但相对中国风能资源而言,风电开发前景仍十分广阔。

  中国风电行业协会秘书长秦海岩由此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采取市场化手段,引导我国风电产业有序发展,比如尽快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提整机制造业入行门槛等;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制造商“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资料显示,在过去近30年来,全球风电装机量一直保持着每年20%增长速度。随着各国新能源政策的逐步释放,国际市场对风机的需求将是国内市场的3至4倍。预计今年国际风电设备年需求量将为5000万千瓦。“这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树旺说“我国风电装备制造商在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同时,一定要加快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更大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来自国际市场的声音表明,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国风电装备企业——金风科技、华锐风电和东方电气等——正在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丹麦咨询公司BT M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尽管丹麦维斯塔斯和美国通用电气目前仍把持全球风力发电机组供应商的头两把交椅,但中国企业正在迎头赶上。中国的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方电气均已跻身行业全球前十名,同时中国企业正在积极竞争出口市场。

  目前排名第三位的华锐风电,在2009年向印度出口了10套各1.5兆瓦的风电机组,并在今年3月份从美国导体公司购买了电气系统,供其自主研发的5兆瓦风电机组使用。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雄心勃勃地表示“公司计划未来出口这种大容量风电机组。”

  而金风科技早在两年前已斥资41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V EN SY S能源股份公司70%的股权,并在德国建立生产基地,成为国内家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和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整机制造商,并由此取得了中国风电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许可证。去年金风科技又在澳大利亚成立子公司,今年在美国设立子公司。有外电称:金风科技芝加哥子公司的成立,宣告这家中国企业开始向美国由通用电气主宰的市场发起冲击。

  

上一条 上一条:2010年我国铁投资将达7000亿
下一条 下一条:安如普媒体播放器的『小』惊艳全场
相关新闻  装备制造   风电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