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菱控|三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透视 >> 正文
新闻搜索
新新闻
本月热门TOP10
能源:能源问题倒逼中国产业转型
http://www.lk30.com
文章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更新时间:2013-10-17
分享到:
能源:能源问题倒逼中国产业转型

导读:

  在中国,要解决能源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开源节流。“开源”是指技术进步带动的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应用,“节流”则是指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二者都离不开技术进步。

  但中国现在的能

  近,中国已越美国成为大的石油净进口国。中国经济的体量以及未来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问题,将是中国政策制定者需要特别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

  能源事关现代经济的各个环节,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全球能源消费统计显示,人类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可耗竭的化石燃料。因此,积极寻求新的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新型替代能源就成为各国优先考虑的战略重点,也是一国能否赢得全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而且,能源与其他一些问题密切相关。例如,大量科学证据显示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人类过度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因此,要减缓气候变化就必须降低碳排放,而降低碳排放就必须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能源问题与其他问题的相互牵扯,加大了解决能源问题的难度。

  在中国,要解决能源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开源节流。“开源”是指技术进步带动的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应用,“节流”则是指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二者都离不开技术进步。

  但中国现在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很低。数据显示,中国能源强度一直较,约为日本的8.6倍,比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出许多。而能源强度恰恰体现了单位GDP消耗的初级能源数量。说明中国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低,亟待通过技术进步加以改进,特别需要对耗能、污染和排放行业尽快实行战略性重组。

  碳排放强度是一个将能源消耗和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的指标,它衡量的是单位GDP的碳排放数量,大特点是把造成气候变化的碳排放与能源利用效率结合起来。碳排放强度的低可揭示出一国使用清洁能源的程度。据权威机构的研究,包括中国在内“金砖国家”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碳排放强度较而人均排放水平较低的情况。除巴西以外,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由单位GDP排放量衡量的碳排放强度都较。

  从某个角度来看,碳排放强度可为产业转型提供依据。例如,中国限制耗能和污染产业发展的努力后都可体现为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行动。通过降低碳排放强度,我们可以减少排放从而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而这也正是低碳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做出了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40%以上的承诺,中国将有一段时间都把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能源利用效率作为经济增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21世纪绿色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相关产业可能是一个比信息技术更大的产业。

  中国的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也表现欠佳。有学者指出,工业发达国家对化石能源无休止的掠夺式消费是导致目前气候变化和能源紧张的罪魁祸首。人类长期享受的能源盛宴已经结束,现在是采取行动结束“能源肥胖症”的时候了,因为只有在能源消费上进行“减肥”才能确保人类未来的长期繁荣。

  资料显示,中国运行反应堆无论是数量还是发电量都远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法国核反应堆提供的电力占全国电力的近78%,远远于中国的1.43%。另外,中国核反应堆还存在运行效率不的情况,中国运行反应堆数量和比利时相当,装机容量也较为接近,但提供的电能却相距较大。在四个“金砖国家”中,中国核能方面的表现不及俄罗斯,甚至还不如印度。不过,有迹象显示,中国正努力通过发展核能等清洁能源来扭转当前对煤炭的过度依赖。这不仅是化石燃料稀缺性加剧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中国自身经济安全有利的选择。

  长久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影响并决定一国能源战略的核心因素是自然资源禀赋。其实,这样的观点并不全面,因为它忽略了全球化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技术所扮演的角色。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一国实际上能够摆脱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实施和推行一种效、清洁和低碳的能源战略。例如,自然条件远不及中国的一些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在核能发展方面走在了中国前面,其经验颇值得借鉴。解决能源问题离不开经济中重要的载体即产业,现代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因此,新能源技术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所在。

  要对耗能和污染产业实施转型和升级,调整中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中国钢铁产量虽居全球首位,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于发达国家,导致钢铁业效率整体低下。其他行业如有色金属、水泥、玻璃以及造纸等都存在与钢铁类似的特点,这些行业过去几年产业集中度非但未得到提,相反更加分散了。如果这些耗能和污染产业得不到调整,那么,能源问题的解决还将是一句空话。

  近几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很快,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呈上升趋势,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大国。国际能源署(IEA)针对中国煤炭清洁利用的一份报告称,煤炭作为中国首要的能源占到其初级能源生产和消费的70%以上,这样的比例远于许多国家,也于煤炭利用的平均水平,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还将继续占据这种位置。由于煤炭被公认为是“肮脏”的能源,其生产和消费过程都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这增加了中国减排的难度,因为中国总的排放量还将继续增加。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中国三种主要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将占到全部能源需求的84%,与此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57%。因此,中国应加快技术升级的步伐,尤其是要通过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减排和低碳的要求,否则,中国大幅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国际承诺也将难以兑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早已成为中国政府和学界的共识,但加快产业转型的步伐进而实现中国经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发展模式也不能停留在纸面上。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提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赢”。

  后需要指出的是,未来中国能源问题的解决还应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特别是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新规则的制定。因为无论从能源消费还是从能源贸易量上看,中国都位居前列。通过与各国开展能源合作,中国要努力将其他领域业已形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能源方面的优势,从而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

  中国能源问题与产业转型关系密切,相互掣肘。政策制定者需统筹规划,以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才能缓解能源问题的现实压力。

上一条 上一条:三菱FR-F740-5.5K-CHT,三菱伺服驱动
相关新闻  能源   石油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