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表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步入中后期发展阶段,必须借助于服务经济的力量,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有关研究表明,从原材料到成品,90%以上的时间都是处于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可以说,物流就是制造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制造的效率和成本。
“这几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两业联动’发展是促进物流业发展和发挥物流业基础性支撑作用的有效途径。”王
“现在,整个社会物流业的增加值已占到服务业增加值的16%左右,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于服务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大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王慧敏表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以下简称“两业联动”),不仅可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且可以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一举两得的双赢举措,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业联动”见实效
王慧敏表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步入中后期发展阶段,必须借助于服务经济的力量,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有关研究表明,从原材料到成品,90%以上的时间都是处于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可以说,物流就是制造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制造的效率和成本。
“这几年的实践充分表明,‘两业联动’发展是促进物流业发展和发挥物流业基础性支撑作用的有效途径。”王慧敏说。
与会企业一致认为,通过实施“两业联动”发展,制造企业显著降低了成本,提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物流企业的一体化服务能力有了快速提升。
可喜的是,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张晓东带领团队,对“两业联动”成效进行了跟踪研究,得出了一些令人惊喜的结论。开展“两业联动”后,制造企业订单完成周期的平均水平由联动前的11.8天下降至6.2天,降幅达47.5%;联动前订单完成周期长的轻工行业从40天降到24.5天,电子行业平均订单周期仅为1.5天;货物收转时间平均由联动前的26.6天降至16.2天,装备制造业降低49.6%,大大提了货物周转率,物流运作效率显著提升;存货周期平均由联动前的14.8天降到12.3天,下降6.8%,明显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降低了运营成本。
此外,上述结论还表明,从物流服务质量来看,订单完成率由联动前的89.4%提至99.1%,准时交货率由联动前的89.1%提至97.7%,货物破损率由联动前的1.12%下降至0.33%。总体来说,所有被调查的企业的物流成本下降比率都在10%以上。
“近年来,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两业联动’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说,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0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出台了推动“两业联动”的指导意见;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即“物流国九条”等。
进一步深化供应链管理
然而,“两业联动”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张晓东看来,物流外包比例偏低、制造业与物流业布局不相协调、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较为粗放、物流企业服务能力不强、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不、企业对供应链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供应链关联企业战略协同不足、供应链管理的一体化运作不足等,都是我国“两业联动”和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面临新的国内外形势。”张晓东在会上表示,从国际方面来说,一是经济复苏中面临动力不足、速度不均等问题,同时面临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的挑战;二是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3D打印等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三是全球化生产方式变革不断加快,比如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企业逐渐采用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等。
张晓东认为,从国内方面来看,我国正面临创新驱动战略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新兴城镇化逐步推进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信息市场化与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倒逼转型等一系列新的挑战。
有鉴于此,王慧敏表示,政府将继续搭建企业对接平台,组织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挖掘潜力和动力,引导企业自觉主动地进行联动合作。此外,政府还将大力促进制造业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引导更多的物流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思路和理念,努力为制造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上一条:三菱Q1MEM-256SF,A1SD75-C01HA MITSUB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