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国内造船企业的平台生产能力将很快达到120座/年,远远大于我国年均平台订单数量。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下,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苗头确已初步显现,由此产生的隐忧不无道理。
此外,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说,结构一旦趋同,便会造成产品始终徘徊在低端领域,引发过度竞争甚至是低价恶性竞争。但
十年前的造船业红红火火,需求旺盛和政策利好带来了产能的极度扩充,直接引发了之后几年造船业低端产能过剩和端产能缺失。近两年,船舶工业发展依旧低迷,而海工装备业却如火如荼。于是乎,为了填补亏损,船企和造船基地纷纷进军海工装备领域。这股“一窝蜂”抢占海工市场的势头,难免让人心生隐忧,海工装备业可不是造船企业的“避难所”,需要被合理引导,统筹规划,终进军端行列。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国内造船企业的平台生产能力将很快达到120座/年,远远大于我国年均平台订单数量。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下,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苗头确已初步显现,由此产生的隐忧不无道理。
此外,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说,结构一旦趋同,便会造成产品始终徘徊在低端领域,引发过度竞争甚至是低价恶性竞争。但遗憾的是,目前火热的海工装备业,结构趋同趋势越来越明显。据笔者了解,政府鼓励部分造船产能转向海工装备业,旨在引导具备技术、附加值产品制造能力的船企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转向海工装备业。然而,不少地方政府却领会错了国家的意图,甚至可以说是盲目地支持海工装备业,并且还缺乏对造船行业去产能的主动性,只是将海工装备产业视为船企的“避难所”,出于该目的去鼓励各类型船企进军海工装备业。今年以来,笔者频频注意到,多地将海工装备业视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其中不乏少数没有船舶业发展基础的地方也出台各种政策,鼓励企业进入该领域。不因地制宜,一贯相互模仿,终就会导致产业结构布局出现同质化现象,不利于海工装备的发展。
更令业内担忧的是,目前很大一部分海工装备产品固化在产业链低端。很多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加工制造附加值较低的通用型设备,而利润的配套设备、水下设备制造等基本被国外垄断。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海工装备领域,占平台类产品造价比例80%左右的配套设备国产化率还不到10%,其中核心装备不足5%。如若不能实现相关配套与海工装备的同步发展,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将很可能被一直牢牢锁定在产业链的低端。
为了不让海工装备业潜伏的隐患成为现实,业内应当吸取造船业的教训,冷静对待海工装备业的热潮,避免重蹈造船业覆辙。
对此,首先要合理引导产业有序发展。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王凤丽认为,预警机制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面对各地一哄而上建设海工装备基地的态势,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建立产能过剩预警机制,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有了预警机制,产能过剩一旦发生,便可对过剩产能进行重新分配,以有效减少过剩产能造成的冲击;制定行业准入标准、提进入门槛也是必然选择;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协调作用,使有实力的企业在进入该行业的同时,能得到引导并正视风险;此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产业有序发展至关重要,需要鼓励发展技术含量产品,引导各类资金流入具有水平研发能力以及附加值的生产企业。
其次,要有效地统筹规划海工装备业的空间布局。一是明确各地方各区域的发展领域和功能定位,海工装备制造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要培育若干个差异化的装备制造基地,以打造综合产业集聚区;二是围绕海工装备集聚区,在沿江、沿海地区打造专业系统的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要让聚集区内的国有大型企业与有特色的民营企业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和优势;三是对申请建立的产业园区进行严格审核,避免重复建设;四是建立产业联盟,让各研发机构、制造企业、检验机构、用户单位等在各领域深入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要鼓励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向端化发展。应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以保障海洋石油钻机、钻井平台等端海工程装备的研发生产,鼓励企业生产深水化、浮式化和集成化的海工装备,重点扶持一批设备和工程总包商发展;重视配套行业的同步发展,鼓励企业进军海工装备配套产业,重点提相关配套设备的国产化水平,避免停留在“造壳”阶段;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各环节开展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海工装备设计技术和设计标准,推动实现海工装备产业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有了前车之鉴,业内更应该冷静对待海工装备业的热潮,将“合理”、“有序”、“端”定为关键词,如此才能细水长流。
上一条:三菱QJ71FL71-B2-F01,三菱FX1N 60MR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