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聚焦铁路、电力、通信、建材、工程机械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对接不同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以国有、民营等各类企业为主体,灵活采取投资、工程建设
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扩大开放促发展升级。
契合国外需求和意愿,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利于中国经济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经济复苏,更可以倒逼我国企业提质增效、实现优进优出,打造水平开放型经济,促进互利共赢。
一要聚焦铁路、电力、通信、建材、工程机械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对接不同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以国有、民营等各类企业为主体,灵活采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等方式,带动装备等出口,促进相关国家就业扩大和经济发展,用质量和信誉建口碑、树形象。
二要构建上下游协同的产能合作链条,注重技术交流,做好后期维护服务,做到装备走出去与配套服务共推进,产能合作和技术升级双丰收。
三要把装备走出去与融资手段紧密结合。采用市场化方式,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提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水平。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股票、债券等在境内外筹资。
四要简化境外投资管理,搭建政府和企业对外合作平台。推动标准国际互认,注重风险防控,促进企业有序竞争。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市场中介作用,提供法律、税务、知识产权等服务。为装备和产能“出海”送去劲风。
目前,在国内电力装备产能过剩、火电新上项目审批放缓、“一带一路”战略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电力装备走出去的速度正在加快。
2014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已达13.6亿千瓦,位居。但是发电小时数、用电增速均创先近十年新低,火电装机过剩更为明显。
电力装备出口升级与资本结合
中国电力装备有成本优势、工期短,技术水平与国际公司相比有竞争力。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助推了国内电力装备出海进程。
机电商会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电力工业海外项目签约额约300亿美元,签约总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相比2004年的20亿美元签约额,10年间增长了14倍。
截至2014年底,中国电力企业出口市场已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非洲、南美、欧洲及中东等国家都有众多中国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建设。
中国电力“走出去”主要以火电、水电和输变电为主,风电等新能源行业尚处于走向国际市场的初期。2014年,中国企业境外火电项目签约额140亿美元,占全年签约的46.7%;水电项目签约额80亿美元,占全年签约的26.7%;输变电签约额65亿美元,占全年签约的21.7%;太阳能项目签约额7亿美元,占全年签约的2.3%;风电项目签约额6亿美元,占全年签约额的2%;垃圾发电等其他项目签约额2亿美元,占全年签约的0.7%。
中国电力开发海外市场呈多元化趋势,涉及气电、煤电、油电、潮汐电、核电、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输电、配电等。除传统的成套设备出口、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外,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应用国际市场端差异化的工程建设和运营承包模式,如BOT、BOOT、PPP、PMC等。
中电装备公司从事海外业务的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中国企业从常规贸易项下的单机出口、成套设备出口,逐渐从项目分包到工程总承包发展,不断输出国内技术、管理、劳动力,进而向上游拓展到融资。
在大的国际化战略上,电力装备企业除出口产品、技术和标准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平台整合能力,整合融资、保险、并购,以及本地化运作。从国际形势看,单一从产品上形成核心竞争力很难,阿尔斯通、西门子、ABB等国际电力集团也从传统产品销售向产业上下游延伸。
在对外出口合作方式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装备走出去与融资手段紧密结合。采用市场化方式,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提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水平。
目前,中国企业也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协助境外业主获得中国金融机构的融资保险支持中。一些中国企业更是以企业投资、并购股权等多种不同方式参与到境外项目的实际资金筹集与资本运作中。
电力装备出口三大机遇
一是海外新建电力项目刚性需求的机遇。从长远来看,海外电力需求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趋缓。印度、巴基斯坦及大部分非洲地区人均用电水平依然有限,是新增电力需求的重要市场。除这些中国企业的传统市场外,以经济增长带动新增用电需求的中东、南美地区也将是大的新增长点。
二是全球现有电力装机更新改造需求的机遇。到2040年,全球约有占现役装机容量40%的机组将退役,随之而来的便是电站的更新与改造。以OECD国家为例,这些成熟电力市场的煤电、气电、油电和核电装机中约30%使用年限已过30年,无法满足正常运行和逐渐提的环保要求,设备更新需求将变得强烈。
三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电力互联互通新增需求的机遇。“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中,相当多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电力比较缺乏,而这些国家中的绝大多数正是中国企业开拓的传统海外电力市场。有效结合与“一带一路”战略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积极参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电力互联互通建设,将成为中国电力出海的新方向。
中资公司竞价内斗
一个突出问题是,在面向全球招标的项目中,中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通过低报价、或本地的资源关系获取项目资源,项目后期运营人员出现短缺问题。
中国电建集团原董事长范集湘在今年“两会”期间也特别强调,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和支持性政策,中国电力产业走出去存在孤立、分散、低端运行的问题,而且还出现了内耗。表现为,设计单位出去带一个项目,制造业做一个项目,施工单位EPC承包一个项目。
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出,要构建上下游协同的产能合作链条,注重技术交流,做好后期维护服务,做到装备走出去与配套服务共推进,产能合作和技术升级双丰收。推动标准国际互认,注重风险防控,促进企业有序竞争。
上一条:三菱FR-A740-110K-CHT,三菱 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