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记者赴河北风电基地调查时看到的情景。国网冀北张家口供电公司经理覃朝云告诉记者,类似坝头风电场这样的弃风情况在张家口地区很普遍。张家口的风电弃风比例在50%左右。
记者从张家口继续北上内蒙古,所看到的情况依然如此,甚至有过之
风电靠天吃饭,很不稳定。在一个地方,风电发展多了,电网就难以承受。而在我国风电装机比重较大的地方,调峰往往很难实现。但只要把几大风电基地的电送入大电网,难题便迎刃而解。
弃风
在“三北”风电集中区,弃风普遍,而新风电装机仍在大发展
坝头风电场生产部主任李霸军看着窗外呼啸的风却兴不起来。按说这样的风正是赚钱的机会,但他这座装机规模近20万千瓦的风电场多还只能出一半力,另一半只能在风中停摆。
这是记者赴河北风电基地调查时看到的情景。国网冀北张家口供电公司经理覃朝云告诉记者,类似坝头风电场这样的弃风情况在张家口地区很普遍。张家口的风电弃风比例在50%左右。
记者从张家口继续北上内蒙古,所看到的情况依然如此,甚至有过之无不及。蒙东公司副总工程师陈玉胜告诉记者,2012年蒙东电网内的风电场设备平均利用在1600小时左右,低的甚至只有1300小时。
国电蒙电新能源公司总经理李军无奈地告诉记者,本来内蒙古的风资源非常优越,2010年他们在兴安盟建成的一个风电场,刚开发时风电利用小时曾经过2000小时,但是前年就开始大幅度下降,到去年降低到1357小时。
日益严重的弃风现象让企业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李军说,按照我们的投资计算,利用1800小时,成本与收益能勉强持平,现在低到1300小时,只剩下赔本赚吆喝了。
然而,严重的弃风现象并非冀北和内蒙古的风电基地所独有。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张正陵告诉记者,在全国“三北”风电集中地区,弃风已经比较普遍。
张正陵说,2012年,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890小时,比2011年下降30小时。一方面是存量装机的利用率在降低,另一方面,新的装机仍然在大发展,2012年风电新并网的装机是1460万千瓦,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新增风电装机是1800万千瓦,预计到年底,我国风电总装机量将达到7883万千瓦。如不采取措施,弃风问题将进一步加重。
为啥
风电不稳定、调峰难实现,是造成弃风现象的重要原因
在电力领域特别是新能源领域,风电无疑是前些年发展快的。国家能源局前任局长张国宝对记者说:“在我到能源局工作时全国的风电装机几乎为零。但是短短几年,我国的风电装机就一举过了美国,规模居。”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的风电发展,采取的是集中发展大基地的战略,中国版图北部,从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北部到东北,一下子规划了6个装机规模过千万千瓦的大基地,如此大规模集中发展的模式必然会导致风电的消纳成为难题,因此造成了今天的弃风现象。
对于这种观点,曾经主导了中国风电大发展的张国宝并不认同:如果把今天备受诟病的弃风现象归罪于我们风电建设速度太快这是片面的。
发展新能源不仅是国家大战略,也是全球各国的战略,无疑代表了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如果放到整体电力体系中考量,其实风电发展并没有过头,未来还有巨大空间。2012年,我国风电装机6083万千瓦,占总装机量只有5.3%。风电发电量也只占总发电量的2%,而欧美国家过了20%,有些国家甚至达到了40%。
那么,为什么在欧美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弃风现象?
张正陵认为,风电很不稳定,有风能发电,没风就发不了,因此是靠天吃饭。一个地方风电发展多了,电网就难以承受。比如张家口地区,风电装机已经过了当地总装机量的50%,这个比例甚至过了欧洲的一些风电大国,当地电网根本没有办法全部消纳。又因为电力无法储存,而负荷是需要实时平衡的,是即发即用。所以风电多了就必须让火电等其他电场少发,风电少了要让其他电场多发。因此,在张家口这样的风电装机比重大的地方,调峰很难实现。
而在北方这些风资源富足区,风资源还和用电负荷成反向,风大的时候往往是夜间,而夜间用电负荷却低。因此调峰就更加困难。更严重的是,有风的地方多数是寒地区,冬季供热需求很。为了减少小锅炉分散供热,各地都在搞热电联产。也就是以热定电,这就使得本来可以给风电让路的火电因为不能停热,而无法让路,因此只能弃风。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年在冬季风大可以多发电时,风电弃风反而加剧的重要原因。
咋办
建设长距离送电通道,输出风电,是解决弃风的根本途径
风电消纳难、调峰又难,那么风电弃风难道就无解吗?张国宝认为并非如此悲观,只要把几大风电基地的电送入大电网,难题便迎刃而解。但这就涉及通道问题。
张国宝认为,其实今天弃风的真正原因还是送出通道建设滞后了。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建设就存在“重发轻送不管用”的毛病,如今这一毛病又带到了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即重视风电场的建设,轻视送出通道的建设。只要加快电网建设步伐,把北部风电基地的电长距离输送到沿海电力负荷中心区,弃风现象就能根本解决。
冀北公司总经理尹积军告诉记者:“要长距离、大规模送电就绕不开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特压。因为只有特压技术才能把内蒙古、新疆的电送到东部。反对发展特压的观点主要是拿经济性、安全性说事,其实在发展新能源的战略面前,这些都是细节问题。看待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是:我们要不要发展新能源,或者说要不要按照基地模式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特压就是必然选择,如果不要,则另当别论。”
尹积军说:“说白了,全的电网要解决的问题就两个字:平衡。用多少,发多少,生产和消费一次实现,因为电无法库存。如果风电基地的电就地无法平衡,只有两条路,要么弃风,要么送到需要的地方,绝无第三条路可走。而且新能源和火电不同,如果说建设坑口电站送电和运煤到负荷区建设电场还可以争论哪种方式好的话,风电、太阳能则连争论的余地都没有,因为你没有办法运输风和阳光。所以,加快建设长距离的特压送电通道是解决风电弃风问题的重要手段。”
张正陵介绍,国家电网公司目前已经规划了三纵三横六条特压线路,其中三纵(东纵锡盟—南京、中纵张北—南昌、西纵蒙西—长沙)的起点都位于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一旦这些通道建成,北部风电基地的绿色电力不仅将找到用武之地,而且会对改善雾霾日益严重的京津地区、东部地区的空气质量大有好处,西部地区经济也能得到促进,加快发展。预计2017年,东中部地区将接受跨区风电1600亿千瓦时,可以减少7200万吨电煤燃烧,少排放1.1亿吨二氧化碳和7.5万吨二氧化硫。当然,在这一治本之策实施的同时,风电基地广开思路,拓展就地消纳渠道,建设一些分布式能源也是一种有益补充。
上一条:核电:第四代核电国际赛跑即将开拔起航